充电桩良好的散热结构决定了充电桩是否具有稳定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良好的散热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充电效率,还可以保护主要部件的使用寿命。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标准电动车直流的充电桩俗称为“快充”,在充电的过程中直流充电桩的输入电压采用的是三相四线AC380V±15%,频率为50Hz,输出为可调直流电,可以实现快充的要求。
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本质上都是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区别就是一个属于快充,一个属于慢充,交流充电桩充满电需要7-10个小时,直流充电桩充满电仅仅需要40分钟,可分为落地式充电桩、挂壁式充电桩。落地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不靠近墙体的停车位。挂壁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靠近墙体的停车位。充电桩(栓)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计金额充电,可以作为市民购电终端。同时为提高公共充电桩(栓)的效率和实用性,今后将陆续增加一桩(栓)多充和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功能。
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急停开关,可通过手动或远方通信的方式紧急停止充电;交流充电桩应具备输出侧过流和短路保护功能。充电桩(栓)铁质外壳和暴露在外的铁质支架、零件应采取双层防锈措施,非铁质的金属外壳也应具有防氧化保护膜或进行防氧化处理。充电桩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的重要环节,交流充电桩采用人机交互界面和大屏幕液晶彩色触摸屏。